時代最可愛的人 還記得中學教科書魏巍寫的那篇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的課文,贊賞我們的戰(zhàn)士是最可愛的人。他們的品質(zhì)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;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堅韌和剛強;他們的氣質(zhì)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;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。今天,新冠肺炎來勢洶洶,時代農(nóng)場眾志成城,奮起抗疫的背影比比皆是,但總有一個人,他是人民子弟兵,帶著軍人那樣一股勁、那樣一種拼命精神,勇敢地沖在第一線。他就是新時代農(nóng)場綜治辦楊學良同志。
初心不變,哪里需要哪里去
楊學良從春節(jié)前夕至今一直處在加班模式中,全身心撲在工作上,以單位為家,連續(xù)十幾天每天都加班到深夜。宣傳隊伍人手不夠,他上。手機一響,便立馬備起梯子,拿起繩索,開起工具車和同事們走社區(qū)進生產(chǎn)隊,拉橫幅標語,貼通告海報,25個生產(chǎn)隊就足足跑了一整天,中午的飯點差點變成晚飯;排查隊伍人手不夠,他上。楊學良深知排查任務重,時間長,若是能早一點完成排查任務,疫情防控就越精準,對疫情防控就越有利。于是主動參與到排查隊伍中去,穿街走巷,逐戶排查,上門要是遇上難纏的人,便耐心解釋,做通思想工作,有時遇上主人外出不在家,便細心做好標志,隔日回頭補登,生怕有所遺漏;臺賬資料太多,做不完,他上。當前疫情還在蔓延,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,要整理的迎檢臺賬資料自然是不少的壓力和挑戰(zhàn),從5年的基層生產(chǎn)隊到3年的機關部門工作經(jīng)歷,從生產(chǎn)隊隊長轉(zhuǎn)變到機關科員,從只懂割膠到既懂割膠又會文字材料,8年時間他成長了!靠的是什么?我想還是靠其內(nèi)在不斷學習、完善自我、提高本領的初心。所以才會促使他在與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各工作組和單位的工作協(xié)調(diào)上,在對接防疫一線,掌握第一手資料上,在完成各項防控急要任務上,游刃有余。
軍人的本色,就是生死關頭,與人民在一起!每當災難突發(fā)的時候,軍人就像神兵天降,沖進廢墟、跳進洪水、抗擊冰雪、搏擊病毒,在唐山,在汶川、在玉樹、在武漢……楊學良當兵12年,2011年退伍回到農(nóng)場工作,依然保持軍人的本色。從湖北武漢等地回來的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,每天都要進行2次的體溫監(jiān)測。這樣有風險的工作,一般人都會避而遠之!“大忙人”的他,本可以托詞找借口回避,但最終還是戴上口罩,主動要求和醫(yī)務人員一起登門“造訪”,一堅持就是21天,沒有半句怨言。“只要守住這些人,就能守住一方安全!”我說,“那你呢?”或許對他而言,把風險留給自己,把安全留給他人的政治自覺已經(jīng)潤物細無聲地成為了行動自覺。
“若有戰(zhàn),召必至”,是對軍人身上一種英雄氣、人民情的贊賞!道的是一種“舍小家顧大家”奉獻精神。由于不在農(nóng)場場部居住,家離場部遠,所以白天要是事情多,干不完,中午就在辦公室趴臺瞇半會,回不了家吃飯,就只能到飯?zhí)贸怨ぷ鞑?,最遲吃完的那個總是他,直到做完了當天工作,天也黑了,才拖著疲倦的身子,開著摩托車打著夜燈回家。這樣的“三點一線”,雖然沒有志愿書、決心書、請戰(zhàn)書那樣讓人動容,但那是自己給予自己的命令和責任,同樣讓人敬佩。正如其說,“從過年到現(xiàn)在,好像還沒怎么和老婆小孩一家人認真吃上一頓年飯,就匆匆過年了。”還是那樣默默地在工作,堅守好崗位,履行好職責,響應了那一句 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”
他是一名退役士兵,也是一名中共黨員,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在急難險重時刻沖鋒在前的誓言,是時代最可愛的人。有最可愛的人在,沒有克服不了的病毒,沒有戰(zhàn)勝不了的疫情。
(廣東省新時代農(nóng)場)